第85章 千古第一骈文!(1/1)

书法!

他不会!但系统有!

《滕王阁序》!

太长没背完!可系统有!

许辰想都没想就直接在脑海中花费了10万元兑换「王羲之级书法」!

又花费80万元兑换出了完整版《滕王阁序》!(打折后的,实际上根本就没法明码标价!因为无价之宝!)

他有的是钱!

有的是钱把前世各位大诗豪们的传世佳作一一兑换出来,让它们问鼎这个文娱落后的世界!

兑换出来的一瞬间,两股来自大脑深处无比浓厚的记忆死死的像是刻进他的dna内!

想忘也忘不掉!

《滕王阁序》,可是千古第一骈文!

无人撼动其地位!

文章句式错落,节奏分明,句子以四、六字为多,对称整齐!

通篇采用对偶形式!不但字面相对,而且音韵大体相对!

它不仅是王勃倾诉自我、自我表达的机会,而且还是节奏铿锵,兼具文学性和艺术性的神作!

读起来就像在唱歌一样,这与过往文章以平实的记录事件为主,读起来枯燥乏味的完全不一样!

并且内容上几乎是通篇用典,你敢相信全文七百七十三字,光是引用典故就多达四十多个!

完整的成语更是多达四十个,其中至少有二十多个都是王勃自创的新成语!

而且用得极为自然、十分恰当,典雅工巧,一气呵成!

语言辞藻华丽,引经据典!堪称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巅峰之作啊!

王勃这高超的文学技巧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厚底蕴!实在是令人佩服啊!

许辰只感觉自己现在强大的可怕!

执起毛笔,沾上墨!

袖子一撸,就要写!

其实他穿的是白色短袖!不过该有的动作一定要做的!逼格要到!

许辰手中毛笔如同长枪战戟!迎风而战!

一杆触白纸,华丽辞藻添!

笔锋浓转淡,宣纸神作现!

诗杰王勃附体,千古第一骈文一出,就已经触摸到了这个分段的顶峰!

华丽辞藻?引经据典?!这些放在《滕王阁序》面前,简直就是宵小鼠辈不值一提!

……

众人看许辰的眼神,和1300多年前阎都督宴会上那些宾客看王勃挥笔写《滕王阁序》一样!

都或多或少带着看笑话的心理!

毕竟许辰阵仗摆的挺大,看起来一副谁都不怕的模样!

但要即兴发挥,直接开写?这多少有点不现实!

虽然经过前面的比赛,确实能看出许辰是个诗词人才,能在极短时间写出《蜀道难》等高质量诗篇,可见他很牛逼!

但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一直高质量输出吧!而且还是即兴,比比赛时的有限时间少的多!

只是他们怎么能想得到,许辰会有挂!

他还真的可以一直高质量输出,碾压这个世界诗坛的任何人物!

虽然鉴诗组那群死板固执的老东西欣赏不来许辰的诗词,但不可否认,大众还是很喜欢许辰富有浪漫主义、天马行空的诗作的!

……

只见许辰提笔写下: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汉代豫章古郡城,唐朝洪州都督府!天上方位属翼、轸两宿分野!地上位置连接衡山和庐山!以三江为衣襟,以五湖为衣带!控楚地而引闽越!

三言两语点明豫章的优质地理位置!

时间线也直接点明这篇文章讲的不是现代故事,而是初唐时期!

前几句一出,众人明显惊愕!

这一惊有两个含义!

一种是惊愕这几句写好!三江为襟,五湖为带!这比喻真的绝了!

一种是惊叹许辰的毛笔字十分了得!还记得昨天以及今天他作诗时,在纸上写的那字体跟屎壳郎爬的一样!

怎么突然一握起来毛笔,就写的那么好!这字写的优雅!实在是太优雅了!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这里王勃自创了两个新成语,引用了两个典故!

“卧槽!这是从哪里找的四字成语?我怎么从未学过,但读起来,竟如此带感?”

“没……没有这两个成语!是他新造的!”

新创的成语?

众人一听,震惊之色溢于言表!

这个年轻人,他的诗词功底竟如此深厚!

竟然能新创两个如此牛逼的成语!

“雄州雾列,俊采星驰。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

接下来的几句就是拍都督阎公马屁了!

第一自然段主要概括了洪府地势雄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以及引出宴会人物「主人贤德」「高朋满座」!

顺带大夸特夸一下洪都都督阎公!

据说是当年洪州都督阎伯屿翻修了滕王阁,并在九月九重阳节设宴请天下名流!

他的女婿「孟学士」,也就是吴子章,早就为新阁写好了序章!

而都督宴请天下名流的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明摆着想让自己的女婿出出风头,为自己挣点面子!

宴饮当日,阎公只是客气了一下,邀请在座的饱学之士作章赋序,客人们也都很识相,纷纷谦让!

可偏偏王勃站了出来,非要试写此序,令阎都督很尴尬,可是宾朋满座也不好拒绝!

就在所有人看王勃笑话时,他直接挥笔写下了《滕王阁序》,把全场人都给深深折服住了!

妥妥的现实中天才打脸众人的爽文情节啊!

不过既然违背了阎公的本来的意思执意要做文一章!就得给点好处,才好不得罪人!

虽然王勃生性孤傲,但这里可是人家的地盘,不能太过放肆,于是就把阎都督一通夸,连他的女婿也盛赞了一番!

毕竟伸手不打笑脸人嘛!

《滕王阁序》的第一段许辰写的很尽兴!

可周围观众却看懵了!

这里的懵也有两种含义!

一种是懵逼于这一段写的竟如此华丽辞藻,却不落俗套!

而且典故与成语一个比一个精彩纷呈的不要钱似的塞进去!而且塞的十分恰到好处,浑然天成,典雅精巧,行云流水!

而第二种懵逼,是懵逼于这一段中出现的人名!

其实他们看出来了许辰写的故事,就是文章中的主人公参加了一个宴会!

而里面享有崇高的名望的洪都都督阎公!美德楷模的宇文州牧!文章像蛟龙腾起彩凤飞舞的文词宗主孟学士!

还有藏有像紫电、青霜类似锋利宝剑的王将军!等等众人!

一扒资料,历史上还真有过这些人物!只不过是豫章的地方性资料有记载,名气很小!基本没人知道!

能把历史资料查的那么清晰,许辰脑子里到底藏了多少这些知识?!你无敌了哥!

众人还没感慨完!

许辰已经开写第二段了!更是名句尽出!第二三段主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一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出,众人惊叹不已!

雨后积水消尽,寒凉潭水清澈,天空凝结云烟,暮霭山峦呈紫!

随后的「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每两句一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不禁赞叹许辰功底深厚!

第三段的「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打开阁门,进到楼阁俯瞰风景!

又提到一嘴「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顺带又拍了一下文中的阎公马屁!毕竟在他管辖的地带,能有钟鸣鼎食之家,以及舸舰弥津……可知在阎公的管理下,洪都十分繁荣!

间接的夸了一下他的治理有方!

众人一叹!

看见没!这才是文化人拍马屁的样子!多踏马的有水平!

即使领导听不懂,也觉得说话很有水平!大部分的领导还是挺喜欢吃这一套的!

小说作者也喜欢有文化的好评评语!那样才会心情愉悦!写作动力才会十足!

当众人感慨这大概就是文化人拍马屁的最高水平之际的时候!

许辰后面直接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再次震惊众人!落日映射下的彩霞与孤独野鸭一齐飞翔,秋天的江水和辽阔天空连成一片,浑然一色!

这再普通不过的景色,竟然被描写的如此优秀!让大家再次感受到了文字的极大魅力!

第四、五段主要写宴会的盛况,王勃抒发一下人生的感慨!

欢乐逝去,悲哀袭来,意识到万事万物的消长兴衰有定数!

远望长安沉落到夕阳之下,遥看吴郡隐现于云雾之间!

地理形势偏远,南方大海幽深,昆仑山上天柱高耸,缈缈夜空北极远悬!

感慨自己的命运就是「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关山重重难以逾越,有谁同情我这不得志之人?偶然相逢,满座都是他乡来客。怀念着君王但却不被召见,什么时候才能像贾谊那样到宣室侍奉君王呢?!

升华了!众人直呼这篇文章要开始升华了!

第五段的一句嗟乎!感叹!!

「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

每个人的时运不同,人生的命运多有不顺!

冯唐容易衰老,李广立功无数却难得封侯!使贾谊这样有才华的人屈居于长沙,并不是当时没有圣明的君主,使梁鸿逃匿到齐鲁海滨,不是在政治昌明的时代吗?!

一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表达年岁虽老而心犹壮,怎能在白头时改变心情的心境!

一句「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表明了即使遭遇穷困而意志更加坚定,在任何情况下也不放弃自己的凌云之志的伟大决心!

王勃年少成名,十六岁就登进士第,是当时最年轻的朝廷命官!

但在经历了“斗鸡赋”和官奴曹达案后,前途尽失,郁郁不得志!

于是第六、七段王勃述说起了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这是王勃的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啊!

以及对宾主的知遇表示感谢,对参加宴会并饯别作序表示荣幸!

最后的一段四韵小诗更是神来之笔: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感叹盛宴难再!

全篇七百七十三字!就此写完!提上文章题目《滕王阁序》后,就放下笔!

许辰又成功的把一篇神作搬运到了这个世界!

看着原本干干净净的宣纸上,早已写满了字迹飘逸潇洒的骈文佳作!

众人再次感到心里受到了大大的震撼!

这踏马是即兴发挥写出的文章?!

……

众人用着不敢置信的眼神打量着许辰,许辰也用着欣赏的眼光打量着这篇刚问世的神作!

你还敢信,王勃写这篇文章时,才年仅二十六岁!并且是在完全没有打草稿的情况下,即兴发挥出来的!

这踏马完全不是人啊!而是神!

可也有遗憾,《滕王阁序》就像是耗尽了王勃的全部气运般!

再写完这篇传世之作后不久,王勃他那短暂的一生就走到了尽头!

这一下直接把这位天才推上了更为牛逼的位置!

当然,跟网上经常调侃某位作家,在写完某部作品后就去世,他将会直接封神不一样!

王勃要是没有英年早逝,按照他的诗词底蕴,估计能使现在的语文课本需要背的诗词再多出来几页!

这篇神作立意深刻,不仅反映了当时唐代社会的繁荣景象!

还抒发了王勃对这个时代的美好向往和对政治治理的赞扬!同时也有种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

……

“这下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全篇几乎都是引经据典,更是至少自创了二十几个新的成语!语言文字如同金雕玉琢般!简直就是豪华盛宴!”

“如此文采!居然会被所谓的专业诗词鉴赏评委组给质疑?!也不知道他们的专业到底是专业!还是「砖」业!”

“如果连这篇文章还不能被认同的话,那他们也就别叫专家了…直接取名「砖家」算了!回工地搬砖去吧!”

“这篇文章我愿称为千古第一骈文!足以流传百世的佳作!文学成就简直不要高的离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