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人心(1/1)
.
李石他们落脚的地方叫孙庄,这地方比李家庄和苏家庄要封闭得多,全村都只一个孙姓,连一个外姓都没有。
这儿田地少,一个村的人大半都会打猎,因为前朝后期和本朝都不封林封山,日子这才好过些。
但因为离城镇远,家里有余钱的也少,生病都是自己在山里拔些草药熬了喝,很少有人费钱去看大夫。
而村里的老人和中年人,几十年下来,也多多少少认得一些草药,一些简单的疾病勉强可以用到对症的草药。
李石他们到村口的时候,村长听说他们是大夫,还免费给人看诊,高兴得直接把人安排住在他们家里,当天晚上就通告全村,明天一早一起来看病。
李石花费了一天的功夫给孙庄的每一个人都检查了身体,留下了好几张药方,把自己随行带的草药和药丸消耗量了大半,这才从村里猎户的口中知道了那不曾听过见过的止血药草。
不过因为他受伤的地方在西山,又深入山林,这几年都没谁再见过那种草药,李石他们只好亲自进山寻找。
李石已经决定,若今天找到的不是,明天就再走一趟,看情况再说。
常义和常松见夫妻俩不急,他们自然也不会催促,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李石木兰。
而李石木兰当时出来就是随从心意,此时自然也是随从心意的,没必要为了赶路而赶路,若是能找到一种新的止血药草,这对百姓,对医学都是一种贡献。
快要出山的时候,常松把刚打的狍子藏在背篓里,上面再放上新采的药草做掩饰。
常义看得嘴角抽抽,用脚尖踢了踢他,你做什么呢
把东西藏好,免得还没回去到呢,东西就被人给讨完了。常松说着,可怜巴巴的看着李石,老爷,你们也不要太心善了,我看孙庄的人都不是知恩图报之人,我们今天晚上就只剩下这只狍子了。
不是还有狐狸吗李石平淡的道:我们几个也吃不了这么多。
孙庄可有八十户呢,四五百个人,一只狍子都不够塞牙缝的,给了这个,难道不给那个到头来反是我们落了埋怨,何况村长家上上下下可有九口人呢,我们借住在他家,总不能独享肉食。关键是孙庄的人可不知道客气,李石不给,他们是会主动问的。
木兰道:那就依你吧,我们出门在外,没必要与他们计较那些,他们日子不好过,能让则让,但我们也不是好欺负的,触及了底线,你们只管反击回去。
常义和常松眼睛都是一亮,这一个多月来,看着老爷夫人的做派,他们还真怕两人一味的善心,到时候只怕招来祸端,见夫人这样说,方才知道他们心中清楚,不过是不愿计较罢了。
常松高兴的背着背篓跟在他们身后回去。
正在田地里劳作的村民看见他们,就热情的打招呼,李大夫,李夫人,可找到药草了
李石笑道:倒是找到了一丛,只是也不知是与不是,回头还得问过孙大哥才知道。
那你们快去吧,孙大石在家里呢,他今天进山一样东西都没打着,他婆娘正揍他呢。
也有人眼巴巴的看着三人后面的背篓,你们进山尽采草药了我看着三个背篓挺多的,这都是药草那也太好采了。
常义和常松背着背篓站在后面,只做听话的下属。
李石则介绍到道:这药草还得晒制一番,等晒干了就少了,不过这山里的草药的确挺多的,但猛兽也多,若不是我带着常义兄弟,也是不敢进山的。
说话的人就羡慕的看向常义常松,那也是李老爷能干,能请得起护卫呢。
李石没有解释。
旁边就有人道:李大夫,昨儿你说我的那个病要吃的药今天可有采到
常义和常松几乎要翻白眼了。
李石笑容也微淡,摇头道:不曾采到,那药在山里只怕没有,你得到药店里去买,其他的药我倒是在山里见到了,回头我画下,你可以自己或叫人进山采,好在那几味药都不需要特别的烘制,只需晒干就成,你采够了药就按照我给你的药方称出来熬制就好。
男子有些失望,听到李石说到其他辅药,又问,那其他药材可采了若是采了给我一些才好,也免得我再进山一趟,您也知道,这冬天就快要来了,再进山就要困难了。
李石点头,倒是采了两味,不过不多,何况我也要备着路上用一些,所以能给你的就有些少了。
男子有些不高兴,李大夫回头再去药店买就是了,何必跟我们这些小民计较
木兰本来一直听着,此时却不由冷笑道:你倒是会算计,只是我们家资不丰,这一路的花销靠的就是采些药材来卖,赚些饭食,哪里还有余钱去药店买药上次施于你们的药材与药丸全是我们进山自己采的。
男子涨红了脸,有些羞恼,更多的是不相信,能请动两个护卫,身边又有丫头婆子伺候,要说家中无钱,打死他都不信。
不过苏木兰将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不好再纠缠,只是看着他们的眼神有些阴郁。
李石见了,眼底微沉,木兰也戒备起来,他们经历过几次生死,对这种恶意最敏感。
身边的人见气氛不对,忙拉住男子,对李石木兰笑道:他也是生病了心情不好,李大夫和李夫人不要介意才好。
李石微微点头,和木兰道:走吧。
身后的村民见他们走得足够远了,才训斥那人,你作死啊,李大夫才给我们看完病,你那药叫你家小子进山给你采就是了,剩下的一味到药店去买又能花销多少钱非要惹恼李大夫,要知道村长还想多留他几天呢,明儿我们隔壁几个村的村民都会过来求医,把人气走了我看你怎么和人交代。
就是,看你那凶巴巴的样子,没看到人家身边有两个护卫吗屠户说了,人家身上有煞气,多半是见过人血的。
男子冷笑道:这是在咱孙庄,就算见过血又怎么样不过是两个人罢了,我们一人给他们一榔锤,什么事没有
木兰脚步一顿,脸上色微寒。
怎么了李石察觉妻子心情不太好,隐晦的回头看了一眼,是后面的人说了什么吗木兰的听力一直比一般人都要好
没事。木兰摇头,我们回去再说。她决定明天就离开孙庄,不管那药草是不是他们要找的,总之要换个地方了。
也许孙庄大部分人对他们没恶意,但只要其中有一个明显对他们不善的,就很有可能挑拨起别人的贪欲,木兰从不肯太过相信人心。
周春已经烧好了热水,看到木兰他们回来,忙上前接过木兰手中的箭筒,夫人,热水已经烧好啦,您快去洗漱吧。
常松从背篓里拿出狍子和包好的狐狸肉,讨好道:周春姑娘,今天晚上我们就吃这个,麻烦您想个法子给这狐狸肉去去味。
周春皱眉,又不是没肉吃,干嘛还吃这个
姑娘不知道,这可是好东西,老爷说了,吃了这个能变聪明。
常义踢了他一脚,不是变聪明,是能治健忘。
那还不是一样常义不在乎的道,又讨好周春,周春姑娘辛苦辛苦,等我们吃了都变聪明了,也好帮衬老爷夫人。
周春第一次听说狐狸肉还能治健忘,好奇之下也没再计较常松的语气。
这狍子还没处理呢,处理好了再拿来给我。
本来在屋里张望的村长老婆周氏忙跑出来接过狍子,笑道:这些粗活哪里能让你们做让我来吧,这处理野物我最在行了。
常松的笑脸微僵,放下举起来的手。
周春城府比他深,满脸不好意思的道:那怎么行我们借住在这里已经很麻烦了,今儿还烧了你家这么多的木柴,不该再麻烦你们的。
姑娘就别推辞了,你们远来是客,何况李大夫还给咱村的村民免费看诊来着,照顾你们是应该的。周春姑娘放心,我一定给你处理得好好的。说完,拖着狍子就往厨房那边去。
周春抽抽嘴角,帮她一起抬过去,然后就专心收拾狐狸肉。
周氏抽了抽鼻子,差点受不住那骚味,刚才她也听到了他们说道话,说吃这狐狸肉能变聪明。
虽然不知真假,但往年这时候连丝肉末也不见,狐狸肉就狐狸肉吧
李石拉着木兰坐在床边,木兰在他耳边低声将刚才听到的话转述给他听,有些担忧:我们还是走吧,一会儿你去问问孙大哥,看这药草是否是当时他用的,不管是不是,我们明天都要离开,重新找歌地方落脚,再进山就是。
李石也脸色微沉,心中微怒,但想到这个村子闭塞,百姓也愚昧,生气也是枉然。
好,我们明天再与村长告别。
只怕明天会被病人绊住。
我们就是换地方也在这左近,让他们再来找就是了,明天无论如何过了午时我们都要走,今儿晚上我多配些迷药出来,你随身带一些,给周春他们也带一些,以作防身之用。
.